厄德高位置稳固,阿森纳战术受限
尽管不喜欢厄德高,但他的能力限制导致球队无法采用双后腰阵型。他只能胜任右中场,无法适应中路或前腰位置。
厄德高在队中的地位稳固,塔帅不敢轻易放弃他。塔帅视厄德高为战术核心,认为他是阿森纳的德布劳内。因此,他不断补强左中场,而非尝试让哈弗茨踢影锋或启用双后腰阵型。
这种战术类似于曼城体系,阿森纳球员整体水平不差,只是需要更高的容错率。关键在于伤病后的应对策略。
阿森纳进攻乏力与战术调整
如果球队的核心球员受伤,影响会很大。塔子应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球员,尽管阿森纳伤病严重,仍有改进空间。通常,一个位置受伤只会调整两三个位置,而塔子却调整了三个位置,甚至可能更多。这让人质疑他的执教能力。
阿森纳的问题在于:前锋不会射门,边锋不会过人。厄德高和赖斯的表现乏善可陈,托马斯依然在边后卫位置上,只有青训小将斯凯利能送出精准传球。球队缺乏转换进攻的能力,每次进攻都过于缓慢,导致难以创造机会。
阿森纳战术僵化与引援失误
现在的阿森纳表现乏善可陈,战术僵化,频繁通过角球、任意球和假摔获取优势,防守漏洞明显。球队阵容让人费解,比如基围虾防空能力差,帕蒂挪回后腰,廷贝尔打右后卫,可能就不会丢沃特金斯的那个球。维拉的高空球策略也因此受益。
阿森纳连续几年成绩停滞不前,虽然不断引援,但效果不佳。上赛季看似兵强马壮,实际上只是例外。之前每个赛季都在同一时段出现问题,萨卡的稳定表现掩盖了这些问题,现在他受伤,问题暴露无遗。
目前的局面是过去两个转会窗口投入不足的结果,尤其是夏季引进的大牌球员伤病频发,前场租来的斯特林表现不佳,整体实力下降。除了赖斯,其他引援都不理想,冬窗若不补强,赛季前景堪忧。
阿森纳进攻乏力
原本看米兰表现很失望,看到阿森纳两球领先稍感安慰,但被扳平后感到无语。马丁内利带球反击,没传给左路队友,自己带到右路被断,导致反攻势头被对方掌握。他身体条件比特罗萨德好,但意识不如特罗萨德。换下马丁内利后只剩斯特林,也无济于事。阿森纳伤了几个主力,后劲不足,替补席上的球员也不可靠。另外,阿森纳需要练习界外球,每次发球都很慢。